眼下,正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为切实做好今年双季稻种植工作,五里牌镇种粮大户李开勇积极探索创新,专门引进了早稻粳米新品种——中科发早粳1号。该品种与传统早稻品种相比,播种时间足足提前了10至15天,不仅能够让早稻收割时间提前,还为晚稻实现高产丰收创造了有利条件 ,为苏仙区的粮食生产注入新活力。
在五里牌镇大头垅村李开勇的育秧大棚内,省农业农村厅的专家与苏仙区农业农村局的工作人员齐聚于此,仔细查看李开勇新引进的“中科发早粳1号”早粳稻的长势。只见这片早粳稻秧苗排列得整整齐齐,叶片翠绿欲滴,长势十分喜人。
五里牌镇种粮大户李开勇:“我们是从2月27号浸种的大概是3月20号左右,到25号可以机插插到大田里去,主要是它这个粳稻它属于耐寒性就可以提早播种,双抢的时候拉长了时间就更利于晚稻的播种。”
在我国,长期以来水稻种植一直呈现出“南籼北粳”的格局,而“中科发早粳1号”早粳稻的出现,成功打破了这一传统局面。今年,李开勇首次引进该品种并试种100亩,在苏仙区实现了历史性的“粳米南种”。
五里牌镇种粮大户曹丽芳:“好像比之前的早稻抗的抗寒能力,更强然后就可以把秧苗期往前面移栽了,然后给我们晚稻有充裕的时间,中间的话就利润更大一点了,如果李总这个品种今年试种的比较好,我们明年的话也想发展这个新品种,把我们的早稻晚稻的产量都提上来。”
实验数据表明,“中科发早粳1号”早粳稻在南方两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达到541.5千克,相较于对照品种增产5.2%。在实际田间种植中,高产田块亩产可达1300斤左右,而且精米率比传统早稻提高了15%。除了耐寒、产量高,该品种还具有口感好的特点,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五里牌镇种粮大户李开勇:“那个教授他也是说这个粳稻(煮)饭也比较好吃,而且产量还比较高,如果试种成功的话我们明年会增加面积。”(全媒体记者:黄钰凌 陈璐)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陈晶
本文链接:https://wap.suxiannews.com/content/646947/53/14795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