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良田镇海拔800多米的竹林深处,云雾常绕,清泉潺潺。59岁的退伍老兵黄荣华每天都会提着沉甸甸的玉米桶,走进这片被他视作“新战场”的土地——大西边养殖场。
1986年退伍后,黄荣华曾在广东务工谋生。2008年,一场意外车祸让他的膝盖粉碎性骨折,被认定为肢体四级伤残,但军人骨子里的韧劲让他未向命运低头。2009年,他回到家乡良田镇鱼网村,一头扎进这片绿水青山,开启了土鸡鸭养殖之路。
大西边养殖场负责人黄荣华:“到我的家乡搞了这个养殖场,开始不会养,自己慢慢百度查,就基本也晓得一些了。”
十六年光阴流转,他在竹林间闯出了一片新天地。依托天然竹林环境,山涧清泉滋养,黄荣华林养的土鸡、鸭每天以玉米、南瓜、蔬菜和野生虫蚁为食,在山间自由生长。
大西边养殖场负责人黄荣华:“(养了)一年的鸡炖起的汤,很甜,肉也很好吃上了两年的鸡鸭,皮质炖出来很脆,吸骨髓都是香的,没有这么长时间是达不到这个香味的。”
然而,高海拔成就了鸡鸭的优良品质,也给销路筑起了“高墙”。养殖场距市区约30公里,蜿蜒山路让这份“生态美味”难出深巷。以往靠老顾客和村里民宿餐饮,每天能卖出10来只。但是这几年受经济大环境、网络直播、价格等方面影响,销量直线下降。
大西边养殖场负责人黄荣华:“原来一天(可以卖)78只鸡多时10多只鸡可以卖得出,但是现在有时一天一只也卖不出。”
专注养殖的黄荣华现在常常开车下山去市场售卖鸡鸭。不仅如此,他还自学了手机拍摄和短视频制作,通过抖音等网络平台为自家产品打call宣传。
大西边养殖场负责人黄荣华:“按现在养的量一天(饲料成本)大概是一百多元我想通过你们的帮助帮我打开销路,我这是山地鸡,好吃。”
目前,黄荣华的养殖场里共有500多只养殖超一年的鸡鸭亟待出售。在此,我们也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购买,不仅可以品尝到海拔800米的生态佳肴,也是对这位伤残老兵坚守的温暖支持(全媒体记者:曹敏 黄啸)
来源:苏仙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曹敏 黄啸
编辑:陈晶
本文链接:https://wap.suxiannews.com/content/646942/52/15209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