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来,苏仙区抢抓郴州承办第二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历史机遇,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乡居住环境,加速产业融合发展,为苏仙打造秀美山水名片、加快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提高老百姓生活品质提供了强大支撑。对此,苏仙区融媒体中心推出《我们走在康庄大路上》系列报道,通过当地村民讲述自身或周边变化,展现百姓的幸福生活。
苏仙区瓦窑坪历史文化古村
伴随着马皇丘公路
以及瓦窑坪水路的开通
再乘上第二届湖南旅发大会“东风”
如今
沉淀着千年历史文化的瓦窑坪
蝶变新生
重燃烟火气
每天早上八点
村民许保康
早早地就来到了瓦窑坪码头
开着竹筏
迎接一波又一波游客
许保康一边向游客们介绍
瓦窑坪的典故和美景
一边耐心解答游客们的问题
幸福又自豪的笑容洋溢在脸上
苏仙区瓦窑坪村民许保康:“现在全国各地的游客都过来游玩了,我感到很自豪,我们的家乡这么美,我也时常向他们介绍,也希望他们玩的开心。”
游客谭立平:“我在网络上看了很多了瓦窑坪的视频和照片,趁着天气好赶紧来游玩,这里确实漂亮、舒适。”
随着马皇丘公路
以及瓦窑坪水路的贯通
瓦窑坪那些被忽视的美景
又一次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
看着村前往来不绝的游客
许保康的心也倍加安定
除了这份开竹筏的工作
许保康心里还有着新的发展方向
他把自家房子进行了装修
和家里人一起开起了农家乐
一上岸
他就化身成了农家乐老板
给往来游客点单介绍菜品
节假日期间客流量非常多
每天从早忙到晚
收入也更加可观
道路通了,水路顺了
瓦窑坪历史文化街区
的重新开街
村民都吃上了“旅游饭”
这也让村民欧福生
开了十几年的农家乐
小火了一把
接踵而至的游客
带来了翻番的收入
就连他平常收购土菜的农户
都从原来的十来家变成了二十几家
大伙的生意都有了新前景
苏仙区瓦窑坪村民欧福生:“自从这里发展起来以后,游客络绎不绝,我们的生活和收入也越来越好。”
旅游因路而兴
农民因路而富
马皇丘公路以及瓦窑坪水路的贯通
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带来了机遇
瓦窑坪
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
处处是生财之道
房屋出租、保安保洁
停车位出租、土地承包
摆小吃摊、农家乐、民宿、开船等等
至少解决了一半以上的剩余劳动力
并增加了30万的村集体经济收入
苏仙区委驻飞天山村乡村振兴工作队第一书记谭扬威:“通过采取与当地村组‘共建、共管、共享’的模式,累计为当地村民提供稳定就业岗位90余个,带动400余名村民就业创业,更吸引了不少商家落户。截至目前,瓦窑坪共有55家商户入驻。”
瓦窑坪历史文化古村
车辆往来穿梭
游客们一路欣赏自然美景
一路倾听历史文化
一路见证着乡村振兴的累累硕果
来源:苏仙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黄建分 卢经纬
编辑:苏仙黄啸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ap.suxiannews.com/content/646755/99/13237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