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5日 星期一
农历九月廿八
今天:晴14℃~24℃
明天:晴11℃~23℃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苏仙
——改革开放40周年全区生态环境工作综述
改革开放40年来,一代代苏仙人久久为功,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加快生态文明改革,着力补齐生态环保短板,不懈追求绿色梦想。如今我区天蓝、地绿、水清、土净,四季常有绿、处处都是景,绿色已成为苏仙区最亮丽的底色。
40年来,我区累计投入8.6亿元,建设西河水生态风光带等5个绿化精品,其中西河沙滩公园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区森林覆盖率达67.75%,城区绿化覆盖率50%以上。苏仙区翠江断面水质稳定在地表水Ⅲ类标准以上,全区国控和省控断面基本达功能区标准;山河水库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Ⅱ类标准。2017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29天,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0.1%,超过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0天、优良率87%以上的基本目标。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累计完成新建污水管网33.5公里,新建乡镇污水处理厂2个,新增污水处理能力6500吨/日。
40年来,我区坚持生态立区、绿色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湖南“生态强省”战略部署,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形成了党政齐抓共管、社会全面参与的大环保格局,绿色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一、强化责任担当 绿色发展机制不断完善
》生态优先发展战略确立。1987年开始实施环境保护目标管理责任制;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在区第五次党代会和“十三五”规划中,把“生态苏仙”纳入“五个郴州”建设奋斗目标;制定了《苏仙区“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生态苏仙”建设四年行动计划》等。力争打造美丽宜居的湖南“新增长极”,建设蓝天白云常现、青山绿水常在、鸟语花香常伴、清新空气常有的宜居、健康、美丽家园。
》环境保护机制逐步完善。1986年成立郴县环保局,1995年撤地建市更名郴州市苏仙区环保局,2005年由市环保局垂直上收更名为郴州市环境保护局苏仙环保分局,到2017年成立苏仙区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我区生态环境保护机构逐步完善。出台了《苏仙区环境保护“一岗双责”责任制暂行规定》,率先推行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在全省率先开展生态红线制度试点等,以创建为抓手,动员各级全力投入,发动群众广泛参与,构建了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
》环境保护责任不断压实。科学制定考核方案,打好排查、交办、核查、约谈、专项督查组合拳。将环保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强化责任追究,压紧压实环保工作责任。成立区委、区政府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特别督查组,由区级领导牵头负责,强力推进各项生态环保重点工作落实。区人大、区政协不断强化环保工作监督,区政府每年全面系统地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上年度环境质量状况和环保目标完成情况。
二、实施综合治理 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展开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认真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扎实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通过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淘汰落后产能,倒逼产业转型。严格环境准入管理。以“三线一单”为手段,强化空间、总量、准入环境管理,严禁“两高一资”项目上马。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整顿整合有色金属采选行业,鼓励钖涛化工、金旺铋业、云湘锡业、郴氟化工等一批有色金属冶炼核心企业采用创新环保技术,积极探索资源循环利用的新途径,推动企业技改升级,逐步实现由资源开采型向循环利用型转变。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及过剩产能,对高能耗、高污染行业企业提出更加严格的环保要求,关停烟花爆竹、煤矿等企业22家,淘汰水泥等落后产能10万吨,完成工业技改投资78亿元。同时,发展一批绿色环保、科技含量较高的高新技术企业55家;大力发展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优化全区产业结构,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实施“碧水蓝天”工程。完成苏仙区五里牌工业集中区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在线监测设施已安装,进水管网已接通,其余镇污水处理厂正在前期准备中。完成全区退养禁养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54家,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296家,完成率71%。建成农村污水集中处理点106座,建设农村分散式饮用水源保护设施325套。完成山河水库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及综合整治,并编制山河水库饮用水源应急预案。完成白水溪截污干管对接市第三污水处理厂项目的建设等黑臭水体整治任务;完成“苏仙区红旗岭矿区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等3个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验收,“西河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一期工程”“郴州市华麟锌业有限公司、湖南荣成化工有限公司遗留废渣处置工程”等5个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已完工验收。完成中心城区砖瓦企业及藕煤行业的淘汰关闭、搬迁工作和城区汽车4S店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和城区加油站油气回收设施建设;淘汰10蒸吨以下工业用燃煤锅炉12台;完成良田水泥、南方水泥无组织粉尘综合治理项目、云湘矿冶有限公司有色冶炼行业大气污染防治试点项目和华润电力湖南有限公司火电1#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工程;完成郴州卓越有色金属冶炼有限公司、云湘矿冶有限公司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实施“青山净土”工程。编制了全区土壤污染源及污染地块调查报告,基本摸清全区土壤污染现状。积极开展土壤治理修复工程项目申报,争取中省资金支持,2017年我区有2个土壤治理修复项目获得中省资金支持,均已完工,2018年,“观山洞东湖东侧尾砂及土壤治理修复工程”已获得中省资金支持,准备着手实施。
三、严格监管执法 生态环境保护得到加强
》开展系列专项执法行动。多年来,我区积极开展环保建设项目清理、环境保护大排查、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绿盾专项行动等几十项生态环境保护与环保执法专项行动,坚持重点治乱、铁拳治污,强化环境监管执法,严厉打击污染与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近年来,以中央环保督察为契机,坚持把突出环境问题整改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和一批历史遗留问题。
》加强环境监管执法。严厉打击偷排、偷放、不正常运行环保设施等环境违法行为,依法关闭淘汰非法采选、冶炼企业和存在重大环境安全隐患的涉重金属企业100余家。分别成立了区检察院、苏仙公安分局驻苏仙环保分局工作联络室,建立了与检察、公安联合办案机制,严厉查处环境违法案件。近三年来,全区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企业20起,罚款133万元,涉嫌犯罪移送公安案件4件,刑事拘留7人,行政拘留1人。
》持续开展生态创建。40年来,我区以生态创建为主线,先后配合开展了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交通管理模范城市等系列城市创建活动,成功创建了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2015年,又提出“新三创”的目标,力争2017年建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2018年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城市,2020年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宣传标语】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苏仙新发展。
●用天下人才建设苏仙,引天下钱财发展苏仙。
●在新时代书写好苏仙发展新篇章。
●只有人人担当,人人尽责,苏仙的未来才会越来越美好。
●凝心聚力,全面开创苏仙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抓好园区、景区、城区三大平台,着力培育市场主体。
●围绕招商抓服务,抓好服务促招商。
●同心同向同力精准施策,抓紧抓准抓实脱贫攻坚。
●加大到村到户扶持力度,增强贫困人口发展能力。
●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树文明新风,做文明市民,创文明城市。
●尊老为德,敬老为善,助老为乐,爱老为美。
●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带头打造坚强堡垒模范标杆。
●扫黑除恶,净化社会,构建和谐,共建平安。
●国防人人有责,双拥处处有情。
●森林防火常年抓,保护森林靠大家。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加强河湖保护与管理,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
●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建设和谐平安苏仙。
●经济普查人人尽力,发展经济家家受益。
苏仙区作风大提质活动投诉举报电话:2189721、2882942
举报邮箱:ZFZD0707@163.com
来源:
编辑:redcloud
本文链接:https://wap.suxiannews.com/content/2018/12/07/7365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