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彭生智:打造山水名城 拥抱生态文明
2018-11-19 10:32:49 字号: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此,郴州市苏仙区提出了打造“山水名城、美丽苏仙”的新定位,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加快建设一个生态文明、全面小康、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城市。


爱莲湖

 

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十八大从10个方面描绘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构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只有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才能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苏仙区自然条件丰厚,拥有被誉为“天下第十八福地”的苏仙岭、国家地质公园飞天山、国际狩猎场五盖山、城市天然氧吧王仙岭、中国女排体能调养基地天堂温泉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以及“一江五河七湖七库”发达的水系。但也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打造“山水名城、美丽苏仙”,不仅追求自然山水优美,而且要延伸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仅是追求环境美丽,而且还包括物质美、精神美。近年来,我们坚持融山谐水的理念,整合水、山、林等生态要素,大力拓展亲水、亲绿、亲自然的空间,构建了城在林中、城在水边、人水相亲的山水城市格局。同时,大力实施“青山”、“碧水”、“蓝天”、“净土”四大工程,营造宜居利居乐居环境。围绕治荒治裸、绿边绿城、林改林补、禁火禁伐,推进“绿区攻坚”,使山更青;立足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治理,全面开展对全区549100余大小水系的治理,使水更绿;通过严格治污治尘和淘汰落后产能,倒逼工业企业清洁生产、节能减排,不断改善空气质量,使天更蓝;突出重金属污染治理、金属矿区地质环境治理、农药化肥污染土壤治理和城乡垃圾治理,深入开展城乡环境整治,使土更净。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山水名城、美丽苏仙”建设,从而实现了城市与山水共融,走出一条绿色、普惠、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

 

王仙岭

 

飞天山铁鼎寨

 

苏仙岭

 

爱莲湖周边

 

将生态文明纳入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一个城市或产业集群的发展如果不从生态伦理的角度来考虑,就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产业体系。现代产业体系作为生态文明的产物,必须在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约束下完成。如果说生态文明是整个人类社会的一种伦理状态,那么,可持续的现代产业体系就是这种伦理状态下的经济组织形态。苏仙区处于国家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省级郴资桂两型社会示范带、省级改革示范区和郴州大十字城镇群四大建设板块叠加的核心区域,打造“山水名城,美丽苏仙”,必须紧紧围绕省委“四化两型”发展战略,探索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发展道路,全力构建特色明显、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产业体系。为此,我们按照“先做谋划再做规划,先做环境再做发展”的思路,做好“城区、景区、园区”三篇大文章,构建了以苏仙省级工业集中区为核心,苏仙旅游经济园、苏仙现代商贸物流园、苏仙现代休闲农业产业园为配套的“一区三园”产业发展平台。依托“一区三园”的产业布局,形成以现代农业为基础、战略新兴产业为先导、传统优势产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全面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西河沙滩公园

 

郴江路与青年大道交汇处

 

将推进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美丽中国”赋予城镇化崭新内涵,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到新型城镇化全过程是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优化空间格局、调整产业结构、转变消费方式,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通过推进城镇化,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融入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为了建设山水交融、生态环保、自然和谐、特色鲜明、产业繁荣的现代化城镇,我们凝聚转型共识,做好规划引领,强化红线约束,完善治理格局,在保持合理的城镇化发展速度的同时,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转变粗放型的城镇化发展方式,走集约型的城镇化道路,努力实现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和谐发展。在规划建设上,破除乡镇区划障碍,按照“规划对接、基础共建、要素同享、功能互补”的原则,突出相邻中心乡镇“抱团发展”。在路径探索上,通过新城建设、中心镇建设和新村建设,逐步建立“中心城区——城市组团——小城镇——农村社区——居住点”层次分明的新型城镇体系。在发展定位上,因地制宜、各具特色。重点建设好许家洞温泉小镇、桥口旅游小镇、望仙生态小镇、良田文化小镇和五里牌工业小镇等风格各异的小城镇群。同时继续抓好农村环境整治,严格规范农村居民建房,做好农村“五化”工作,确保“有新房就有新貌、没有新房也有新貌”,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生态乡镇、村,打造优美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作者系中共郴州市苏仙区委书记)

望仙镇高坪村

 

良田镇

 

五里牌镇

 

郴江路

 

城东新区

 

来源:

编辑:redcloud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